澳门天天六开彩正版澳门

      • banner
      • banner

      李驹 我国近代公园建设先驱

      文章来源:admin   时间:2024-04-27

        李驹(19001982),家名缵桦,字超然,祖籍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雁下村存異莊。

        李驹是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发起人之一,我国近代公园建设的先驱。作为我国著名的园林学家、园艺教育家、花卉专家,他为我国规划设计了多处著名园林、景区。他曾任几所大学园艺系、园林系主任,为新中国培养了无数的园林规划和园林设计人才。他长期从事植物拉丁学名的搜集、整理和编译工作,著有《苗圃学》等园林巨著,为我国的园林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驹的父亲李英传同所有漂泊南洋求生存的梅州客家人一样,早年一条裤带出门,到南洋打拼,后来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国经商。李英传1905年归国,回到上海,进入上海银行界,定居上海。

        李英传在上海,不仅是位商人,也是辛亥革命的支持者。李英传带领家人,在他的胞弟李英道(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秘书处秘书)、妹夫饶芙裳(南京临时政府国会议员)的影响下跟随孙中山,走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接受新思想和新文化。大儿子李骏也担任过孙中山临时政府秘书处译电秘书。

        1905年李驹随父定居上海。1912年,李驹二哥李骧(超士)获得公费留学法国,李驹随兄长一起前往法国求学,那时才12岁。1914年,李驹在巴黎和兰斯(Laons)预备学校补习法文,一口气学完初、高中课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预备学校被德军占领。他趁机到了德国柏林和瑞士,参观了柏林和瑞士的公园和风景区,对造园事业备感兴趣,再加上他知道,祖国在园林建设上相对西方来说还很落后,从而确定了学园艺专业的志向。他下决心努力学好园林专业知识,把国外的园艺专业理论和技术带回祖国,为祖国的园艺事业作一份贡献。

        1915年,李驹考入法国南部的农业学校,1917年秋再考入法国高等园艺学校继续深造。他刻苦钻研造园学和观赏植物学,毕业后获园艺工程师称号。1921年他又考入法国诺尚(NagentSulMarne)国立高等热带植物学院,进修一年,获农业工程师称号。

        1922年秋至1923年初,他与留法同学孙福熙等专程赴法国里昂(Lyon),沿途考察法国北部海滨城镇的公园、风景区、园艺场与农场,受益匪浅。

        李驹在法国学习期间,由于法国学校重视教学实习和实际操作锻炼,加上经常进行实地考察,他很快掌握了造园设计和植物栽培技术,提高了园艺场和农场的管理技能。

        李驹酷爱造园事业,渴望能为祖国人民建立休息活动的公园,培育优良品种的园艺场,为祖国人民服务。1923年,李驹放弃了利用其长兄李骏在法国担任中国驻法使馆秘书和驻巴黎领事的关系而能留法工作的机会,谢绝了法国多家公园、园艺场的高薪聘请,怀着科学救国的热情回到了祖国。

        回到祖国后,他立即补习中文,并开始调查研究祖国的造园学、园艺学,其后受聘上海市法工部局公园管理处高级园艺技师。

        1926年开始,李驹先后在河南、南京、上海、重庆、成都等地的大学任教,并任上海、北京、开封、南京、重庆等地城市公园设计与管理部门园艺场、农场的高级技师。他一边教学,一边参加当地的造园设计和园艺场的技术管理,力求改变中国园林、园艺的落后状况。

        尽管当时国家内战频繁,但他立志科学救国的决心不变。19271930年,李驹任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园艺系主任,兼任南京中山陵园设计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公园管理处主任。在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任农学院教授、园艺系主任时,他广泛联系园林、园艺界的专家、教授,交流学术经验,探讨中国园林、园艺发展的途径。1928年,李驹与该校郭须静教授,金陵大学园艺系主任胡昌炽教授、章文才教授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园艺学会,并任学会理事长。

        20世纪初,我国各城市虽有不少私人花园,但几乎没有群众性的公园。李驹运用国外的理论并结合国内实际,从1927年开始先后设计了开封的龙亭公园、繁塔寺公园、南城公园;南京的玄武湖公园(即当时的五洲公园)、秦淮河公园、中央大学校园、重庆大学校园、重庆教育学院校园、杭州的湖滨公园、成都的少城公园、南郊公园、新都桂湖公园,博济医院庭园等。在设计中他吸取了西方国家公园的手法和为群众游乐休息的格局,建立了开放式的杭州湖滨公园、南京的玄武湖公园等。这几个公园至今还保持着原来设计的雏形。开封龙亭公园的设计还受到冯玉祥将军的赞誉。以后他又被推荐为蒋介石设计了浙江溪口妙高台花园,何香凝的浙江五夫庭园和其他一些知名人士如伍培英、刘湘、李家钰、李琪相等庭园、墓园。

        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南京中山陵工程结束之后,作为南京中山陵园设计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公园管理处主任的李驹主持并参加了中山陵园林的设计并实施工作。他运用西方规则式的布局手法,采用高大常绿针叶树种雪松为基调树种,烘托出陵园宏伟、庄重、肃穆的气氛。这些公园设计都得到业界的肯定。

        1932年以后,李驹先后受聘于浙江省建设厅农业改良总场任高级园艺师和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园艺系教授、系主任。在此期间,李驹主要教授《造园学》《苗圃学》《花卉学》《观赏树木学》《植物拉丁学名》,以及教学实习等课程,他除了编写教学讲义和参考教材外,还亲自到浙江调查果树生长情况,编写了《浙江杨梅与枇杷调查报告》,登于1933年浙江农业改良总场专刊上。文章的发表,得到园艺界同行的充分肯定。

        1935年,他编著出版《苗圃学》,这部著作对建立苗圃和苗木的繁殖、栽培和管理起到重要指导作用,至1938年的几年间就重印四次。他还编有《植物拉丁学名释义》《行道树的栽植法》《成都园林事业之改进》等,把苗圃建设和苗木的繁殖、栽培理论和管理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1938年,李驹上书国民政府,建议将城市公园、绿地纳入城市建设的范畴,为民众建立休息游乐的公园,并结合保护文物古迹设置公园绿地,建立国家、省、市、县级以至乡村的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环境;开办培养造园专门人才的学校和建立各级 公园管理的专门机构,充分发挥造园人才的作用,以改变中国城镇的面貌。他还在报刊上对城市公园提出了改进意见,如1941年提出了“重庆市公园之改进”,1946年、1949年相继提出了“成都市园林事业之改进”,对公园设计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可惜这些建议当时均无法实现。

        李驹在任南京公园管理局主任时,还提出了绿阴街道的概念,并在南京的道路绿化实施中实现了这一设想,成为我国近代城市道路绿化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李驹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为抗美援朝捐款,送子参军。他工作勤勤恳恳、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精神受到广大师生和园林界的赞誉和尊敬。

        园林事业在新中国受到了重视,得到了发展。1951年李驹兼任成都市建设计划委员会委员和成都文物古迹整修委员会委员。在四川大学农学院任教期间,李驹主持规划设计了成都劳动人民文化宫、人民公园、火车站铁路公园,整修了杜甫草堂、昭觉寺等名胜古迹。在开封南城公园、杭州湖滨公园、南京玄武湖公园、成都少城公园等的设计中,他因地制宜地采用了西方规则式的绿篱、花坛群、整形树木、自然式的大草坪和树林的布置手法。在近代公园、绿地建设中,他结合我国实际,较早较多地运用西方园林的布置手法,是我国近代公园建设的先驱者之一。

        在寺庙的设计与整修中,李驹除了重视殿宇的环境绿化外,还扩大了寺庙的园林用地,吸取了西方寺院式庭园布局手法,辟建了供休息活动之用而独立于殿宇之外的自然式庭园,形成具有园林格局的寺庙园林,成为既可供信徒朝拜,又可供游览的胜地,如开封的龙亭公园、繁塔寺公园、成都的杜甫草堂、昭觉寺等,从而把我国的寺庙殿宇园林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之上。

        1952年国家教育部进行院系调整,李驹调西南农学院园艺系任系主任、教授。他从各方面向高教部提出设置园林专业的建议。1956年经高教部批准在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设置城市及居民区绿化系,并调他任北京林学院绿化系系主任。当时国内有名的园林专家教授云集于北京林学院,让他30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可惜在当时极“左”思想的影响下,该系被作为“封资修”的产物于1965年撤销。

        “”开始,年近70岁的李驹遭受到沉重的打击。1971年不得不离开他所热爱的事业而退休。退休以后,他仍继续整理《植物拉丁学名释义》,1980年,已80岁高龄的李驹仍孜孜不倦地编辑这本词典,直至1982年病危。1982年,李驹逝世于杭州。

        (参考资料:《李驹先生在重庆大学开设园林园艺课程》《我国近代公园建设的先驱之一》 《园林学家、园艺教育家、花卉专家》、“上海市当代人物专题,李驹”)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上一篇:世界上最美的5种花有1种极其少见每一种都美到窒息
      下一篇:文理·快讯 实践教学暨公益挂牌:给植物挂上“名片”
      【返回列表页】